第126节
作者:西子胡      更新:2024-05-20 22:00      字数:4545
  刘艳还没来得及拒绝,就听到在桌子上摆好碗筷的二哥刘华朝他们喊道:“喂,喂,你们俩干嘛,要吃饭了,今天有红烧鱼块……”
  “你先吃。”刘军把妹妹拉进房间,呯地一声,大力把房门关上。
  厅里的刘华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扭头望向他爸,“他们俩怎么了?跑房间里饭都不吃了?”
  “你饿了,你先吃,不用管他们。”刘春生给二儿子装了碗满饭,在他看来,大儿子就是心思太多。
  此刻,房间里的刘艳和刘军俩人,正大眼瞪小眼。
  一人靠着门板,堵住门,一人想出去而不得,刘艳尴笑了两声,打破僵局,“大哥,今天的菜很好,你不饿吗?”
  “洪顺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  “什么怎么回事?就是,就是他知道了。”刘艳对上大哥逼视的目光,洞彻明亮,避无可避,不敢打马虎,只得承认。
  “他怎么知道的?”
  “我估计和大哥你一样猜到……”
  “放屁,他拢共没和你出过几趟门。”刘军忍不住骂道。
  刘艳就知道,大哥不好敷衍,可她也不知道,该怎么说,她也很烦恼好不好,突然有一天,有一个人跑过来告诉她,将来和她关系匪浅,还知道她所有的秘密。
  她用尽了洪荒之力,才镇定下来。
  “大哥,我相信,洪顺不会说出去的,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。”刘艳说道,眼下,她只能选择相信洪顺,相信刘春生,“反正,我以后不会再动用那种能力,我就是个普通人。”
  “呵呵,普通人?”刘军冷笑的目光,上上下下,打量了妹妹一番,最后停留在妹妹的脑袋上,“一般普通人,都觉得自己智商有中人水平。”
  刘艳微愣,片刻明白过来,这是拐着弯骂她蠢,“喂,不带歧视的。”
  “我就歧视你了。”刘军十分欠扁道。
  刘艳一听,气得个倒仰,杏眼圆鼓瞪着大哥,可惜对方一点都不惧,眼里满满的都是鄙视,看得她咬牙切齿,怎么看怎么欠揍。
  可惜,刘军直接无视妹妹的瞪视,出口的话依旧很欠扁,“你但凡聪明点,就不会露出痕迹来,还是在外人面前。”这也是他最想不通的地方,按说妹妹已经够小心了。
  “……”一提起这个,刘艳就跟戳破的气球似的,泄了气,先败下阵来。
  好吧,你赢了,你随意。
  又听大哥刘军严肃道:“从今以后,你离洪顺远点,那人心生七窍,心思太多,你别再被他套了话。”
  刘艳如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,心里却禁不住暗暗吐槽:你好意思说别人心思太多,我看你的心都不止七窍。抬头见大哥准备开门出去,刘艳不由大大地吁了一口气,大哥太敏锐了,她还真怕自己抵挡不住,让他看出一丝半点端倪来。
  “华子,你站在这干什么?”
  大哥刘军满是愕然的声音响起,刘艳伸长脖子看了下,只见二哥刘华候在门外偷听,被当场抓包了,还满脸好奇,“我想听你们关门说什么,连饭都顾不上吃。”
  “你……你偷听到什么了?”刘军疾言厉色问道。
  “什么都没听到,我才趴在门上,你就打开了门。”刘华一见大哥生气了,忙转身飞也似的跑开,往桌子边去,又伸手指了下坐在桌子边上的刘春生,“爸可以给我作证。”
  看到从房间里走出来的大儿子和小女儿,尤其大儿子刘军黑着一张脸,刘春生忙地回道:“是,我作证,他才一过去,你们就打开门了。”
  刘艳只觉得满心无奈,不过二哥的话,还是十分可信,不然,他估计早就嚷嚷出来了,为什么要离洪顺远点?被套什么话?
  刘军大抵也想到了这一点,没再追究。
  当天下午去学校里,直到纪老师踏进教室,刘军才看见洪顺,匆匆从外面进来,不由小声刺了一句,“你倒是会掐点。”
  洪顺不在意道:“我早来了,先去找了老贺。”
  刘军听了,却没再理会他。
  直到下晚自习,俩人都没有再说过一句话,走出教室,外面一片漆黑,唯有几盏路灯能照明,照亮脚下的马路,经过一下午的平复,此刻,刘军的脑子已经十分清醒,正打算怎么拉下脸,先开口时,耳边却传来洪顺的声音,“我已经和老贺说了,我明天不来了?”
  “什么意思?”刘军惊疑不定,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?扭头望向身侧的洪顺。
  只听洪顺缓缓回道:“数学竞赛,我不打算参加了,最近形势又有些不好,我打算和我奶奶回乡下去。”他原本就没想出来城里上学,一开始就是他奶奶的强烈要求,再说了,这次能来城里上学,也是托了刘叔的关系。
  而他记得,在那个梦里,他根本就没出来过。
  “你疯了。”刘军听到自己脑子轰地一声作响,哪怕早在洪顺一开口后,他就隐约猜到,但仍然不敢置信地看着洪顺,“中午的时候,你还说我不用脑子,我看你现在,才不用脑子,到底怎么回事?你知不知道,你不参加竞赛,回乡下去,意味着什么?”
  “知道呀,暂时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。”洪顺回道,对,只是暂时失去,而且眼下的这个机会,不一定有,“刘军,我和你不一样,你家往上数几代,都是贫农出身,根红苗正,身家清白,我家……就算我上了高中,也上不了大学,至于数学竞赛,天下英才汇聚,你有十成把握杀出重围获奖吗?别忘了,我们上面两届,都是全军覆没。”
  “你不行,不代表我不行。”刘军气愤道,眼睛微眯,敛住了内里光华,嘴唇不自觉地抿了又抿,从前说好的,一起参加竞赛,一起得奖,一起保送上大学,全是谎话。
  不过,他走了也好,离妹妹远远的。
  一时之间,他不知道是该生气,还是该放心。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小剧场:
  刘军:喂,离我妹妹远点
  洪顺:远?是不可能远的。
  刘艳:我,我呢,我的意见?
  第191章 完结倒计时(三)
  洪顺回乡下了。
  刘艳知道的时候, 已是暑假过完,下半学期开学以后,听到消息后, 十分地不解,“他怎么突然就不读了?”好不容易有个升入高中的机会,就这么放弃, 太可惜了,还有那个数学竞赛,都准备小半年了。
  “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,”
  刘军闷声回道, 直到现在,洪顺已经离开好些天了,他依旧有些不习惯, 只是想到洪顺为什么要回去,刘军心头便警铃大作,忙侧头紧盯着妹妹刘艳,“其实,他回去也挺好的,是不是?”
  “是,是挺好的。”刘艳哪敢反驳, 忙不迭笑着附和, 不知怎么,被大哥这么一瞧一问,她心里虚得慌, 虽然大哥什么都没说,但她直觉这事与自己有关。
  洪顺的离开,仿佛在兑现他的承诺,不把梦境里的事带到生活中来,知道她的忌讳,于是暂时避开,他们也的确还太小,所以,他要的明明白白。
  不争现在,争往后。
  正因为如此,刘艳并没松口气的感觉,反而有种千斤压肩的负重。
  突然想到一句,情债难偿。
  好在,这不是她现在要想的事情,至少,洪顺现在所做的一切,是在用实际行动打消她的担忧,保证她的安全。
  将来的事,将来再说。
  一切的一切,都可以慢慢来。
  日子如流水一般,来去匆匆,平淡而幸福的时光,总是过得飞快,眨眼之间,便是两个春秋。
  这两年,家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,先是大哥刘军在高二的时侯,参加中学数学联赛获一等奖,取得了保送大学的机会,政1审通过后,进了全国最好的数学系。
  因为获奖还上了当地的报纸,家里又出了个大学生,一夜之间,大哥刘军成了名人。
  上门道喜的人络绎不绝,在城里,刘家请了大院里的人还有陈春红几个相熟的同事来家里吃了顿便饭,在乡下,挡不住乡亲们的热情,消息传过去,仿佛全村的大喜事一般,老刘家足足热闹了两天才消停。
  无论是三伯刘应生还是五叔刘卫国,难得齐心的,都回来了。
  刘老头脚下踩风,拉着大哥刘军的手,紧紧不放。
  胡老太更是罕见地给了笑脸,甚至没再说闲话,唠叨养老钱给少了、丫头片子上学费钱等。之前,她一直对刘艳在城里上学有很大意见,只是陈春红从来不理她,胡老太有提过,要把疼爱的孙子刘兵送到城里,让陈春红养。
  陈春红只说了一句:行呀,我家正好缺个干活的人,他去了,我家三个孩子就轻松了,吃的话,就吃华子剩下的。
  大家都知道,刘华打小吃东西,从来就没有剩下的。
  所以,直接把胡老太给气到了,再也没提了。
  刘军身为当事人,面对这份热闹,并不在意,在乡下的两天时间里,有一大半是待在洪顺那里,见面的第一句话,不是提自己上了大学,而是傲气地说了句:“纵然天下英才汇聚,我依然能独占鳌头。”
  仿佛憋了两年的一口气,终于松了。
  这是后来,洪顺和刘艳说的。
  两年里,刘艳跟着爸妈回了几次乡下,每次都有和洪顺见面,洪顺却再也没有提起过任何有关梦里的事,如同没有那回事一般。
  岁月悠悠,在不知不觉间,刘艳已放下心中的那份提防。
  陈春红从夜校毕业,没过多久,抓住了一个好机会,从生产车间,调到了工会,她性格开朗,做事认真负责,积极上进,到了新的岗位,很快就适应过来,期间,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。
  她说自己基础差,需要后进赶先进,因此,学习起来都赶上了大哥拼联赛的劲头。
  而这种不停止学习的精神,一直伴随着她一生。
  使得刘春生日常体会到一种压迫感,日常提升自己,开始渐渐深入市安局的工作,而不是像之前那样,在局里只挂个名。
  到如今,老家的一些人与事,已经完全影响不到他们家了。
  相反,刘艳家的人与事,总会在老家多受一份关注,大哥刘军成了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,成了他们这一代孩子的榜样,更是远近闻名的大学生,许多年后,人们提到刘家村,依旧会说出了个大学生的村子,中学时就获奖上了报纸等等。
  这件事,已经成了全村人的光荣。
  且说,刘军去京城上大学,因为路途遥远,刘春生亲自送去,开学前,带上被褥、脸盆、饭盒、暖水壶等行李。
  这个年代,上大学不仅不用交学费,还会给学生发生活费。
  刘军每个月有十二块钱补贴,而家里少了一个人吃饭,也能够轻松一点,这几年,哪怕粮食再紧缺,哪怕陈春红自己和刘春生少吃点,也没让家里三个孩子饿过肚子。
  在乡下办酒时,村里人送的三百二十六个鸡蛋,这次胡老太是一个也没留,全给了他们,陈春红见胡老太不抠搜,也难得大方一回,留下了一半给胡老太,毕竟他们不在村子里,村里的人际关系,还是两个老人在维护。
  回程路上,二哥刘华心疼那些鸡蛋,念念叨叨,“三百二十六个鸡蛋,我吃得了,怎么不全拿上?”
  陈春红听了,抬手给了他一个爆粟,笑骂道:“吃,就知道吃,你是要把鸡蛋当饭吃呀,大夏天的,又不是冬天,天气热,鸡蛋不耐放,容易坏,就这一半,你们都得使劲吃。”
  听到后面一句,刘艳觉得她真相了。
  这可是生平头一遭,她妈在胡老太面前,把吃食往外推,没往自己怀里扒拉。
  “挑二十个出来,我记得家里好像有两张香烟票,去买两条烟,预备中秋节给街道办那边送礼。” 刘春生满腔疼爱地看了眼二儿子刘华,回头和陈春红商量道。
  “行,我会准备一下。”陈春红回道,看到二儿子刘华她就发愁,上小学时,只学语文数学两门,在小女儿的辅导下,还能及格,找了关系,勉强升了初中后,要学的课目一下子增多,那考试是一片挂红,一串相连的数字,都不知道他怎么考出来的。
  连老师都说他心不在书上。
  拿不了初中毕业证。
  这两年城里的工作岗位,招工的越来越少,就拿她们制衣厂来说,去年一整年,就进了十个人,还都是熟练工,在家能用缝纫机的那种,所以,青年的工作很难安排,使得每个家庭都有青年下乡的指标。
  她和刘春生想着,大儿子上了大学,是不用愁了,但两个小的呢?
  按照现行政策,总有一个要下乡。
  她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人,万一到了那一步,避免不了,相比起来,小女儿刘艳的年纪到底小上几岁,现在政策下,只能安排二儿子下乡,所以提前和街道办打好关系,真到了那个时候,也能安排个近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