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妾后她母凭子贵 第73节
作者:
禄兴 更新:2024-05-15 07:37 字数:4149
“四公子身体可没他哥哥们好。”牛氏脸上尴尬了一下,她也只能拿身子当借口了。
难不成她要说,同大人对其他的子嗣不上心,所以他们才没有成绩的吗?可是她这么说了,只会让这钱多多更加地得意而已。
“哎,这真是一样米,能养百样人的。”看看她三个孩子,再看看其他的,人跟人果然是不能比的。储儿他们不仅是外貌优秀,品学更是优秀。
钱多多的话说完了以后,又能收到其他人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了。这钱氏没回来的时候,府里还真就没有她的位置了,可是她一回来,谁还敢忽视她!
“对了,怎么不见刘姐姐了呢?”后院里的这些女人,都不足以为惧,钱多多担心的是刘氏。
这些年在即中山,钱多多刻意没去打听同府的事,几个孩子考上秀才,再到举人,到现在都成了状元郎了,她也是昨天才刚知道的。
“姨娘,刘姨娘不久前身染重疾,不幸去世了。”同恩思说道。
刘氏去世的消息,也是父亲传回府里的。而关于刘氏的异常,父亲也是跟他们说过,而他们也支持他的做法。
一个人脑子里有多少的知识能用呢?
反正同大人柞干刘氏的价值后,就过河拆桥了。
“怪不得呢!”钱多多看了看最小的那两位公子,怪不得他们的气色都不差,想来,离开了刘氏,他们身子就好多了。
要说钱多多在郎中山,最害怕的人就是刘氏了。她怕孩子会着了刘氏的道,怕同大人又宠幸于刘氏,好在,同大人没让她失望。
本以为,钱氏回来后,同大人后院里的势力又要重新划分了。可等同大人辞官的消息传过来,他们才是真的急了。
同大人这么早就辞官,接替他的不可能是世子,二公子跟三公子虽然是庶出,可他们要入朝为官了。
“真是胡闹,你还这么年轻,辞什么官!”当天,同大人前脚刚回到府里,后腿,安王就找了过来。
“自古以来,断是没有父子同朝为官的,所以我辞官是必然的结果了。”同大人敢做,就不怕有人找上门的。
就算是岳父,也不能左右他的想法吧。
“他们不过才刚考进状元而已,要是没有人在朝中扶持,你觉得他们能走多远!还有济儿,他身上半个功名都没有,你要是下来了,可有考虑济儿的未来!”
辞官这么大的事,同大人没跟安王提过。而朝中谁不知道,同大人就是他的人!
“济儿的未来,不是还有您这个外公帮着吗?”济儿没有功名在身,能怪他吗?
作为嫡子,他得到的东西是最多的,还有安王府的人为他操心,他比别人缺了什么吗?让他下场他就紧张,是他害的吗?
安王这么喜欢操心别人家的人,自己外孙,大公子的将来由他们负责不更好吗?这女婿,哪里有外孙亲厚的,安王把济儿扶起来不就行了吧?
“你行!”安王发现,同寿端已经成长到,他这个安王都威胁不到他了。
“父亲此次过来,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事吗?”如果真的是,那他还真够无聊的!
“关于济儿的婚事,你是怎么打算的!”自然,安王找上门,肯定不是为了说道同大人这么简单的。继母身份底,不能掺手济儿的婚事,同大人更是不上心,济儿都已经十六岁了,这婚事还没有着落呢。
而济儿也只有成婚,才能把为府内的财政大权拿在手中。
“我能有什么打算,当初我们不是说好了吗,他的婚事,我管不着。”同大人可没有说谎,当初把济儿带回安王府的时候,安王府的人就已经明说了。
也正是因为安王府的人表态过,同大人才没有关心大儿子的婚事了。至于孩子都十六了也没相看人家,同大人一个大男人,哪管这些事?
同大人不管,赵氏作为继妻,自然也不好管。
“你替济儿去求娶三公主!”自家外孙,安王还是看好他的。
“我的面子没那么大。”陛下的意思,安王是真的不知道吗?陛下早就有心,把三公主跟储儿拉做对了。也许再过两天,这圣旨就下来了。
而这个时候,他为了大公子去求娶三公主,这不是打了陛下的脸吗?反观安王就不一样了,他作为陛下的弟弟,还是有那个面子的。
“同寿端,你别忘了谁才是你的嫡子!”安王很是生气。
第89章、母凭子贵
什么嫡不嫡子的,公主的婚事,是他们作为臣子的能左右得了的吗?
别说安王没来得及执行自己的计划了,同大人都愣着呢。安王前脚才刚提到大公子跟三公主的事,后脚,陛下赐婚的圣旨就来到同府了。
陛下这会安排得明明白白的,他名下有四位公主,其中两位,直接就下嫁到永安侯府。而除了赐婚的旨意外,竟然还有专门封赏钱多多这个生母的。
当初的刘氏,是治天花有功,所以被封为五品的诰命夫人,而钱多多这头,直接就教子有功,被封为五品的安人。
当然了,这其中肯定不仅是她两个孩子有出息这么简单,两位公主下嫁,钱多多作为两位驸马的生母,要是身份太低了也不好看。
种种的考虑之下,同大人给不了钱多多的东西,两个孩子很快就给她了。对于一个女人来得,能得封诰命夫人,是她的荣幸。
“大人,我觉得你还没有几个孩子有用呢?”钱多多觉得自己真相了。跟着同大人,她只能是后院里的一名妾室,可是孩子却能给她带来荣耀。
而这份荣誉,才刚开始而已。
他们作为女人的,没有一个好出身,只能指望自己的男人出息,男人是没办法指望,就指望自己的孩子了。而现在,她的孩子,出息了。
母凭子贵,她作为生母,凭着孩子的尊贵而变得尊贵了。
“要是没有本官,你能生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吗?”相貌上带来的困扰,同大人感同身受,儿子被公主看上,也很正常。
他考上状元的那一年,就是因为没有成年的公主,所以婚事被琳琅郡主抢到手了。
“话是这么说没错,可是……换一个男人,妾身也是能生出儿子来的。”同大人的孩子还少吗,可是最有出息的,是出自于她。
所以说,是不是同大人的孩子,这并不重要好吗?
“周济年纪也到了,安王一开始的时候,还想求娶三公主,如今三公主下嫁给孝储,周济作为大哥,他的婚事肯定要在孝储之前完成。
你说,现在周济的婚事,该如何安排呢?”两个弟弟都尚了公主,作为哥哥的,要是妻子的身份太差的话也不行。
至于太高的,虽然周济是他们同府的世子,但他身上并无功名在身,更没有其他的建树,他又提出了辞官的请求,他的婚事就有些难了。
“大人,您在问妾身?我的同大人哩,妾身只是一个妾室而已,怎么能管到嫡长子的婚事上呢,你别拿妾身开玩笑了。
就算大公子身无功名,可人家是我们侯府的嫡子,凭着这个身份,就有很多名门世家的千金,想要嫁给他了好吗?
关于亲家的话,同大人你心里应该有数才对吧。你认识的人,肯定比妾身多,大公子再怎么差,那也是你的嫡子,你心里肯定早就有数了。”
大公子虽然是大人的嫡子,但对于钱多多来说,他也只是外人而已。不是她生的,也不是生她的人,还想让她关心?
想多了。
“多多,我辞官了。”等大儿子成婚,他们府里头的权力就会交到他手上,到时候他就自由了。
钱多多都想翻白眼了,同大人只是提出辞官而已,陛下这不是还没有应下他的请求吗?他这才为官几年呢,就想着辞官了。
你看看朝中的大人,那个不是七老八老,实在是干不动了以后才辞官的。他们同大人也是为官早,所以才见到那一点为官的年头了。
大部分考进士的人,年纪都是二十多到三十多岁之间,考上后再慢慢升官,等人家官拜上品的时候,年纪都已经不小了。
你没点阅历,是当不上大官的。
“同大人,您想辞官,跟妾身没关系吧?”总不可能,同大人是为了她才辞官的。
等会,同大人您这么看着我,不会是因为她,才辞的官吧?
不是,她一个妾室而已,对同大人的影响就这么大了吗?
还有,她在后院当她的妾室,碍到同大人当他的大官了吗?
“我辞官,宜储儿他们将来的官职有利,作为父子,我们不可能同为大官。”
当然了,这只是其一而已。
他的人生已经过去了大半,该拼搏的时候他已经拼搏过了。为官多年,官场上的明争暗斗,同大人已经过够。接下来的日子,他只想守在自己想守的人身边,过自己想要过的日子。
“那,这也跟妾身没关系。”同大人该退的时候退了,这是一个理智的选择,跟她有吗?
“多多,将来的日子,你就多担待了。”怎么会跟多多没有关系呢,接下来的后半生,他都会死死地纠缠她的。
这?这话什么意思?
同大人您老这算是表白吗?
她的后半生可长了,可是同大人……已经老了。
虽然他老了,也是个帅气的老头子,但……他们站在一起真的很不搭配的。
想想她还是十几岁的小姑娘,而同大人,已经是几十岁的老头子了。她还想着,等过一两年,她腻味了同大人,就出去走走的。
现在看着,她可能要被同大人纠缠一辈子了。
而同大人的武功又在她之上,还真是不妙了。
“大人,您有妻子的。”她只是一个小妾而已。
没道理他放着娇妻不要,跟她一个小妾过日子吧?
“呵!”
钱多多,你心里有什么想法,同大人还会不知道吗?
招惹了他,还想一走了之,这是在做梦呢。
当初她就不该心软,不该让同大人泡了药浴。你看吧,结果跟她想得差不多,她真的会被吃得死死的。
“大人,妾身的要求可是很高的。”
她的男人吗?心里在只有她一个人的。
然后她就对上了同大人的眼神,好吧,同大人眼里是有她了……也一把年纪的人了,她也不能要求的太多对不对。
她多少岁来着??不行,年龄是女人的秘密,不能再提了。
就让她永远当十几岁的小姑娘。
大公子的婚事,同大人最近特别的操心。两个弟弟尚了公主,到了他这里,婚事一如同大人所想得有些困难。
最主要的原因是,他看着差多的人选,可是在安王看来,都是不行的。
“安王府里也有其他的小县主,要不王爷您把孙女嫁过来?”这不行那不行,同大人也很无奈。
这孩子自小就跟安王府的人亲厚,亲上加亲不更好吗?
安王爷看着是为了外孙好,可是这么多年了,也没见他给外孙订下什么好的婚事。等他都十几岁的人了,才开始着急呢。
而跟他同龄的贵女,大部分都已经订了婚。少部分没订婚的,要么要求太高,要么是本身的条件不够优秀,这些人家安王都看不上。
“府里头并没有合适的人选。”你以为人家安王不想吗,姑娘嫁过来,就是世子夫人,等同大人不在了,直接就升为侯夫人,这地位就不一样了。
虽然说,侯爷的爵位,次于他安王,但永思侯的爵位是世承的,跟他们安王不一样。他的儿子,不可能继位安王,他的地位,也只是在当今还在的时候才有用。
“是没有,还是之前王爷您没考虑过呢?济儿在安王府长大,他的婚事,小婿也无法干涉,如今他年纪到了,这事可拖不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