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宋 第271节
作者:九州月下      更新:2024-05-15 04:50      字数:4968
  就在上个月,他封弟弟为南海王,封地在后世菲利宾岛上,那里已经有了大约三千多顷新开垦的种植园,没有编户齐民,他的弟弟会带上一千水师部队,驻扎在那里的一个天然良港中。
  同时,他还准备将南洋的诸多个群岛统设一路,名为南海路,其中每个岛就是一个州治,算是给大宋人数惊人的选官们一条新的出路。
  南洋诸岛可不像西北西南那些要贴钱经营的地方,那里的棕油和甘蔗都是高附加值的产业,将来等橡胶树过来了,东南亚就会是经济作物的宝地,能在大宋国库里占据相当高的分量。
  为了这些产业,保持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是符合国家利益的,把南海变成内海后,当然也就不用担心航海业发展缓慢了——事实上,自从棕油和甘蔗在大宋畅销后,大宋的海运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,只要来回三五次,就能赚到一艘大海船的钱,后边赚的,说是白捡也不为过。
  而南海路的第一任宣抚使,赵士程已经有了人选。
  那就是,如今南越国的国相,已经把南越弄得天怒人怨的胡铨、胡大人。
  如今是九月,八弟动身南下,到达广州,怎么也要到二月,到时正好避开风季,前去封地就藩,而他去了,胡铨那边,差不多也结束了。
  -
  同一时间,南越国。
  南越国国主李阳焕正带着文武百官进香,祈求佛祖保佑。
  这并不奇怪,李朝和大理国一样,开国君主就是一位僧侣,建国后便将佛教立为国教,历代君主都有出家为僧的惯例。
  在南越国,常封高僧为国师,国师的责任,也不只是为国家祈福,而是真正参与国家大事,同时也享受着国家封赐的土地。
  当今南越国主只有十五岁,却是有名的佛赐子,精于佛法,他的继位也得到国师的大力支持,在他的影响下,南越国如今正在大兴土木,修筑佛寺。
  不仅如此,这位国主因为不是上任皇帝的亲子,而是过继而来侄儿,所以想把自己的亲父亲追封为国主,为此,和国内的臣子们争论不休,和太后的矛盾几乎摆到明面上。
  胡铨则成了太后和皇帝同时拉拢的对象。
  如今的胡铨早就已经不是当初被人欺负的人质了,他是手握下龙湾港口,手下有三千多的士卒,工坊的产业极多,又深受先皇重用,用工坊的利益几乎绑架了南越国所有阶级。
  胡铨表面上维持着谏言规劝的角色,私下里悄悄支持着皇帝乱来,任由他挥霍国库,寻仙问药,求神拜佛,还要求全国上下贡献美女充实后宫。
  但他那身子骨,胡铨觉得怕是要不了多少年,就要驾鹤而去了。
  这两年,因为皇帝无心政事,国中大权一部分落在胡太后手中,一部分为佛教所把持,而南越儒家的那一派,则聚集在胡铨身边。
  毕竟,论起经学,胡铨只用一只手就可以暴打越南本地士子。
  因为这些年都没有战事,修佛寺的钱,大多是胡铨从军费中克扣而来。
  这种情况的直接结果,就是强大的南越军队在这几年飞速堕落,当年那凶悍善战,一统南越南方占城国的大军,如今已经凋零得不成样子。
  不仅如此,佛教与本地士子的矛盾也越发多了。
  佛室占据土地、人口,而自从南越国开科取士后,一些底层家族也登上了朝廷中枢,他们的利益自然要被佛门影响。
  胡太后也不愿意皇帝太过崇信佛教,倒不是为了国家,而是国师为了支持皇帝,并不站在她这一边。
  这三派如今在南越国中几乎打出狗脑子,连前些日子南越国大地震,损伤民房、子民无数,都无人理会,还是胡铨提议组织灾民自救,还主动将一部分灾民送到自己的港口城市中。
  不止如此,胡铨还打算怂恿皇帝允许从佛经中取士,彻底让两家撕破脸。
  因为兴建工坊和港口,南越国先帝已经加了六次税,国中大量平民破产,不得不委身权贵为奴,或者出家为僧。
  但这些事,南越国权贵都不在意,他们反而很喜欢这样,因为能收拢更多农奴,兼并更多的土地,而新帝为了建寺,也没有将税收压下去的意思。
  在胡铨看来,这把火就快烧到了。
  这些年,他送了不少南越国人前去宋国做工,他们回来便向乡人讲述大宋如何。
  他相信,只要大宋皇帝带兵前来,南越国,不会有太多抵抗。
  第369章 我一个人
  胡铨其实有点画蛇添足, 大宋繁荣不需要讲述,来往的海商,朝廷大官们对北朝文化的追捧和喜爱, 都身体力行地显示着这一事实。
  受惠于大宋与天竺、大食的海运航线,向过往的海船征收入港费用,是南越国国库重要的收入。
  但今年, 有一些变化。
  经行南越国的海船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。
  以前南越国港口处,大量补给休息的船舶在港口里装满满当当。
  如今不过十月, 已经只剩下南越国本国的数十商船, 和来购买稻米的几艘大宋海船了。
  南越国上下十分恐慌, 胡铨也不知所以然, 便去信询问了远在京城的皇帝陛下。
  赵士程收到胡铨的消息时,还有些想笑。
  他当然知道原因。
  前些年, 他提供了地球仪还有切线、三角定位等数学工具后的办法,便要求器械院将观星与定位结合,解决航海中确定位置的问题。
  从那以后,很快便有一种叫观星仪的器具开始在大宋的航海业中流行。
  赵士程也是那时才知道大宋的天文学有多发达,岁差、章动等天文现象早就已经被发现,祖冲之还将天体变化加入到了历法中,但从大宋开始,天文学被皇室垄断, 观星成为一种十分神秘,被完全禁止平民研究学习的职业。
  天文自此完全和帝王德行联系起来,天体测量学自此便被腰斩。
  天体测量学是以天上的恒星为坐标,通过角度和坐标确定自己位置的学科, 说是大航海的前提也不为过。
  而在他支持下, 天体测量学就是一块未被开发的□□, 在赵士程规定:当事人有发现定理的命名权后,数院的学子们几乎是废寝忘食地研究着天体测量的数据。
  天体测量的原理并不复杂,只要能指明方向,在不断改进器械和优化计算方式后,一款初看十分简陋的航海仪便被制作出来。
  数院和器械院的学子们为此得到了皇帝陛下亲自拨款十万贯,支持他们分为十个小组,测绘北至辽东,南至爪洼的万里海图。
  这是一个十分辛苦而危险活计,光是给钱还不够,他还专门成立了一处叫“绍理阁”的皇家书阁——大宋历代帝王都有把自己的收藏建立一个“阁”来摆放的习惯,比如收藏赵二的阁叫“龙图阁”、收藏神宗变法那些东西的,叫“显漠阁”,每个阁都可以设学士管理,属于被皇帝重视的职位。
  比如包拯曾经是龙图阁学士,所以长年被称为包龙图。
  虽然赵士程打破了死后才为皇帝建阁规矩,但这不是什么问题,为了进这“绍理阁”,整个大宋上下的文人理士全卷了起来。官大一点的,想混个绍理阁直学士,地位低的,则想著书做画入阁,连喜欢鸽人的张择端,都开始认认真真地画给清明上河图了。
  数院的学子们在知道他们测绘的海图会送入阁中,并附上他们的名字,由皇帝出钱刊印天下后,也十分激动,只用了两年的时间,十几组人走遍天南海北,刊行了最基本的渤海、东海、南海海图,其□□海图耗费时间最久,人力最多,一些从未被人发现的岛礁、暗沙都出现在《万舆海图志》中。
  当然,这些海图都不是最终版本,大海茫茫,南海岛礁数以万计,一时半会根本画不完。
  他已经规定,凡大宋海船,都要随时记录自家航行坐标,用以更新海图,凡有所得者,重赏。
  这些事中,最让海商们激动的事情,就是去岁他们依靠新的星图航海技术,成功自广州港出发,一路南下,到达爪哇岛,比以前沿着海岸、走南越国的海岸线的速度快了三分之一。
  这消息一经发出,天下的海商都震动了,他们看重的,除了节约时间、人力物力之外,最重要的,便是安全!
  要知道,大小海盗都是以岛礁沿海的海岸为凭借,给沿岸而行的商船添加了无穷的风险。
  同时,路程的减少,让他们在船中储备的补给也能减少一部分,多出来的空间,能装更多的货物,海上运力贵比黄金,哪怕多装一箱糖霜,送到西方,那也是能赚大钱的。
  而这依靠天星定位,不需要依岸而行的技术,可以让他们在茫茫大海上不迷失,那是天大的好事!
  一时间,无数海商将自家嫡系子弟前去学习天星定位之术,几乎所有在天星定位一术上有所成就的学生,都被重金聘请授课。
  他默许了这些学生赚外快的行为。
  倒也不怕海图流失,被海外人学了去——航海需要的钱财、技术、人力,还有国家数十年如一日地大力支持才能见效。
  如今的欧洲还在黑暗中世纪中沉沦,神罗和东罗为了地盘相互征伐,瑞典北欧还没摆脱野蛮人的歧视,阿拉伯世界正被“十字军”东征和两派教义内斗折腾得焦头烂额。
  至于印度——它正在四分五裂中,北边常年被阿富汗那些贫穷的突厥人南下征服,南边则相互攻击。
  未来的世界是海洋的世界,他非常清楚这一点,这片土地上的资源并不是丰富,但质量十分贫瘠,唯一的品位超过50%的铁矿只有海南的一个石碌铁矿,并且早就挖完了。
  所以,赵士程大方地将天星技术传播了出去,造成的直接后果,就是处于北部湾的南越国发现在一年之内,南北的商船几乎都不经过他们的港口。
  毕竟,南越国虽然有胡铨建设的一些简易工坊,但质量、价格,都差得太远,达不到出口的要求,他们过去除了耽误时间,消耗补给外,没有任何意义。
  赵士程把其中细节挑出重点,回信讲给胡铨。
  收到信后,胡铨那叫一个心悦诚服。
  这直接重创了南越国的收入,胡铨都没想到官家还能以这种办法助攻。
  看看,他在南越国用尽浑身解数,又是挖港又是开河,还大征民力建立工坊,就这样,南越国离民不聊生都还有一点距离,可是官家一出手,占南越国三成收入的海贸直接就没了。
  因为少了这三成收入,升龙城中的权贵们想要维持奢侈的生活,就只能更努力地收刮其它百姓了。
  而没有权贵们的捐献,南越国大小的佛寺也要加大力度放印子钱、盘剥雇农奴隶,才能维持寺院的金碧辉煌。
  胡铨明白恢复的南越国海贸基本不可能后,果断带人回了自己的老巢下龙湾,离开升龙城这是非是之地。
  果然,在元月的新春大祭上,太后与皇帝发生了剧烈冲突。
  皇帝要尊生父崇贤侯为太上皇,生母杜氏太后——若是成功,摄政的胡太后就没有了掌管朝廷政治基础。
  胡太后当然不甘心的失败,立刻带领支持她的旧部宫变,想要抓到皇帝,但皇帝却藏匿在佛室之中,太后血洗了都城佛室,却没有寻到小皇帝,只能杀了个身形相似的,称皇帝急症去世,要重立新君,而没能逃走崇贤侯夫妻,则落入她手。
  但随后不到三天,升龙城南方的诸将支持逃亡而来的皇帝,南越国的胡太后手下军队勤王。
  胡太后不敌,城破被杀,整个政变过程不过十六天——没办法,南越国太小了,升龙城离小皇帝逃亡到南越边境也就两百里。
  但小皇帝回到都城后,第一件事还是大肆捐助佛教,他觉得这次能逢凶化吉,全是因为佛祖保佑,不但重赏了藏匿他后用地道将他送出城的佛寺,还大兴土木,准备修建十二座巨大的佛寺还愿。
  但国库已经没有这钱了,于是小皇帝用军队向各家强征了大量土地和财物,虽然他允诺将来会从国库中偿还,但各家大族没有一个相信他。
  大量地修筑佛寺严重影响到南越国大族的利益,而盘踞在下龙湾的,有海商、工坊、大量人口,宛如土皇帝的胡铨也入了皇帝的眼睛。
  他要求胡铨回到升龙城,将工坊的事务交给副手,把手下士卒和海船编入朝廷之中,理由是这些本就是先帝所赐,属于朝廷之物。
  胡铨则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封南越国先帝写下的诏书,说这片贫瘠之地已经被南越国主赏给他做为封国,只是当时他没有拿出来而已。
  这话,小孩子都不会信,但很多人都知道这只是个借口罢了,但让人意外的是,皇帝的三千“讨逆军”在胡铨手下的士卒面前毫无还手之力,被打得丢盔弃甲。
  看到这种情景,许多南越国士族心动了,纷纷私下联络,表示愿意支持胡大人代替今上,拿下南越国——裂土封王,你的才华咱们都知道,你能服众的。
  对于这些权贵来说,谁当皇帝都行,只要不是那如今在位的那个就好。
  反正从南越国脱离大唐至今不过一百多年,却已经换了丁朝、黎朝、李朝三个朝代,如今换成一个新的“胡朝”,也不是什么大事。
  第370章 你的表演
  胡铨虽然得到了大量贵族的支持, 但他并没有兴趣当南越国的土皇帝。
  他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,南越国在他眼中太小了,别的不说,他从家乡九江前去东京城, 也要一两个月, 南越国的国土, 也就是大宋下狭后个普通军路的地盘。
  再说了,南越国的政治生态太不稳定了,国中山头林立、西边的还有山中蛮人为敌, 最重要的是, 胡铨非常清楚当今大宋天子是一位怎样的君王, 他要是真的在南越国裂土封王,说不得就要步西夏、辽国的后尘,在不经意间就被官家玩死了。
  而且他的家人朋友可都在大宋呢, 哪是说舍就舍得了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