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麻拜相
作者:
我想吃肉 更新:2021-01-07 22:02 字数:6994
没有谢麟的支持,程素素也不可能有机会跟皇帝聊这么长的天儿。所以谢麟问的这个“想好了”并非是“做不做”的问题,而是“你想好要怎么做了吗?”
程素素当即答道:“当然。”
谢麟道:“洗耳恭听。”
程素素便对谢麟道:“我当年,做错了一件事。”
谢麟心头一紧,一个人一旦拿“当年的错事”来当开头,这个故事就可婉转复杂了!还好,程素素没劈他一道天雷,而是说了给程犀出了那个规范科考的主意来。谢麟明显地松了一口气:“那算什么错事?”
“可如今科考取士,中举、中进士的,能不与舅舅一样维护士人吗?”有组织有计划、形成制度的选官方式,快速有效地捏合出了一个新的士人集团,并且急速膨胀着。没有她,这种情况肯定会出现,但不会出现得这么快。这给了她一个新的启发。
谢麟道:“你是想,再立一法,能确保后继有人?”提起拉帮结派,谢麟的智慧高到飞起。
程素素道:“也是,也不是。是,是说,事业必须后继有人,光靠我们几个人众人皆醉我独醒,那是不行的。不是,是说,这一法,并不是只单单针对人才。”
“财、人、法,”谢麟做了个总结,“有这三样,大事也就差不多了,对吗?”架子搭起来,这三样就可以互相推动了。
“是。”
谢麟想了一下,道:“恐怕你还要面圣的。”
“哎,”程素素答应一声,仿佛在解释,“只要往前走着,我心里就踏实。只要想到以后子孙还要原地打转,不定什么时候就转晕了、躺倒了,我就想打人。”
谢麟一笑:“现在不用打了。”
“是啊,”程素素感慨一声,“你说,舅舅的担心——”
谢麟道:“圣上么,还不至于。东宫还未长成,长成什么样子,不是还有我吗?再者,就算意见相左又如何?难道舅舅就是顺着圣上的?”
“舅舅有天下士人做靠山。”
“那就要快些栽培年轻人了。”结党这事儿,谢麟干得精熟,没成年那会儿就搞他爹的旧友来帮自己跟他爷爷对着干了。
程素素的计划在谢麟看来还只是粗具框架,但是构架还是很好的,细节的添补,他原本是宁愿自己都给订好的,现在也改了主意。对呀,不但要自己搞,还要培养一大批的人手去搞,不只是自己的心腹、信得过的学生,完全可以借科考的壳子,搞一大批基础力量。所谓“士子”,难道个个都讨叶宁喜欢?当然不!但是他会维护“士人”。
同样的道理,只要能做事,利益一致,个人之间的喜恶与恩怨就不那么重要了。
谢麟第二天见到皇帝的时候,便将与程素素的谈话择要对皇帝讲了。
皇帝亦知此事出自谁的手笔,当即表示:“我要见夫人。”顿了一顿,补上了一句:“太子同去。”
谢麟微愕。
皇帝道:“他的年纪也不小啦,不能再当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来看啦。早些知道大势,对他没有坏处。”年纪越小越好教,皇帝很明白其中的道理。再过两年,等到太子长大了,皇帝也得给儿子配一整套班子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受老师的影响。以目前的形势,这一整套的班子,肯定会有传统的保守士人,万一哪一个投了太子的缘,再要掰回来就麻烦了。
一想到这个,皇帝就有点烦躁。既要稳住这些“国之柱石”,又不能让儿子被带到坑里去。他真是恨不得自己在位的时候就搞定一切,将一个好好的国家交到儿子手上。但是理智告诉他,这是不可能的,不止他要干苦力,甚至他儿子也要接着干苦力,孙子还得干苦力,三代能把这事儿搞定,那才算完。
所以,儿子也不能闲着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太子被通知要与皇帝一同出宫的时候,整个人都是懵逼的!再怎么着他也知道,就他这出宫的频率,好像有点高。
然而皇帝的表情很严肃:“要好好地听讲,知道吗?”
太子点点头:“儿本来就很喜欢听师娘讲课的。”好听,易懂啊!qaq大儒们讲经史,也能讲得深入浅出,鞭辟入里。但是!真的没有从体系上就简洁明了,并且逻辑很流畅,不用去琢磨微言大义来得方便呐!
皇帝道:“不喜欢也要听的。”
“喜欢的。”太子强调。他的心里,悄悄的希望,能够把比如王学士的课给减掉。诚然,王学士很用心,但是不合他的口味啊!
皇帝仿佛没有听到儿子的心声,并不提别的老师,通知完了儿子,皇帝又写了张条子给齐王递过去——叔,一起去听听呗。
齐王还能说什么呢?只得按照皇帝的安排,与皇帝前后脚去了谢府。
谢府这片地方,不止一个皇帝来过,但是若论频率,还是最近。这不,皇帝又拖着叔叔带着儿子过来了!他的心里最信任谁,此时真是一目了然。
皇帝非常礼贤下士,进门之后以与其文弱的身材极不相衬的敏捷,将已弯下腰去的谢麟与程素素扶住:“我是来请教的,可不是来显威风的。”程素素与谢麟口上客气,谢麟亲自引皇帝上坐。程素素则悄悄瞥一眼齐王,心道,你这行动力,有点像是你叔的儿子了。
待双方坐定,皇帝很诚恳地道:“今天又来向夫人请教啦。”
程素素连说不敢。
皇帝道:“敢的,敢的,瑛儿,给你师娘认认真真行礼。”
程素素愕然:“这又以是为什么呀?”
太子已经很听话、很乖巧地到了她跟前一揖了,程素素忙避开还了一礼,然而静等着皇帝的解释。
皇帝非常的感慨,眼睛里仿佛还有点泪光:“满朝皆忠臣,只有夫人是为我们解困了。还请夫人为我细说。”
程素素瞅瞅齐王,再看看太子,皇帝解释道:“叔父是宗室长辈,我素来信重,瑛儿也该知道些是非了。”
程素素道:“那咱们,从头讲起?”她估计了一下时间,简单的讲个概要呢,还是来得及的。
皇帝道:“善。”
程素素也就老实不客气地从“发展”、“变化”说起来,皇帝与太子听得多了,都接受良好,齐王还是前番听的皇帝的转述,好在他与程素素打交道太多,理解起来也不吃力。听到最后,三人再次确认,皇室不能再无动于衷了。
皇帝此时又提及人才的培养,或曰,己方党羽的培养,以及立法的事情,要求程素素能否说得再详细一些。并且看了齐王一眼,嘀咕,要不是年纪不大对,情况不大对,我真要以为你是我叔亲生的,这么为我们家考虑!
齐王则看了一眼皇帝,心道,都说我命很好,怎么闹出格都有人给善后,我看你的命也很好了,这节骨眼人居然有这样的人给你出了这样的主意。齐王还是比较信任程素素的眼光的,也想听程素素说的什么。
程素素提出来了政策的延续性的问题,以及“利益捆绑”。皇帝与齐王都露出恍然的神情,太子瑛则有一半明白一半不太明白。太子受的教育里面,仁义诚信还是占了很大的一部分的,前半截说理想,说忧国忧民,说要小康大同,他都能理解。突然间急转直下,只说利益了,他有点懵。
皇帝已经在感慨了:“我已在想了,这次殿试的题目出与货殖相关,在官员里择选精明强干忠义之士。这些却都是用术,不如立下法度更有效了。”
齐王道:“难!”齐王生来天不怕地不怕,他说难的事情,那是真的难。且不说法典的制度要花什么样的功夫,想让它颁布通过,就是件麻烦的事情。皇帝虽然是“封建□□”的总头子,却也不是能够为所欲为的。“乱命”,绝对连政事堂那一关都过不了,更不要提一大群的御史了。
程素素道: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,这是迟早要做的,现在当然要规划好了。”
程素素这些日子也没有闲着,她仔细研究过了,现在想要“资本主义萌芽”那是纯属扯淡了。与其总是套社会形态,还不如就事论事,跳出社会形态来看、跳出她前世所学“历史”来看。既然现在已然向皇帝提过宏观调控了,那为什么不能实事求是,从现实出发呢?
现在的现实就是,皇帝都已经插手了,你还想“自由资本主义”吗?不可能的!那就抛开这些,不谈“资本主义”,只看眼前!只说眼前的“发展”。
政府扶植!只能是政府扶植的殖产兴业。无论是大型矿山的勘测开采,还是大规模的海外贸易、海外屯垦,都不可能离开政府的作用。程素素也考虑到了皇帝的顾虑,这些事情得让皇帝也放心,最放心无过于皇帝也参与其中,握在手里。所以程素素给皇帝出了个主意,虽说是家天下,但是国库是国库,皇帝的内库是皇帝的内库。内库自有一系列的人去管理,个个都带着官职、领着俸禄。如今就是从内库上做文章,以皇帝的名义牵这个头。
这样,既是国家官员,但政事堂通常是管不到,吏部也要睁只眼闭只眼,这样的一拨人,去参与到海外的贸易与拓展事务中去。同时,可以吸引一大批权贵与皇帝合伙做股东。
既有官职,行事就要有章法。就可以据此确定任职要求,行为规范,做一个简单的章程出来——这就是新法典的雏形了。尽量可能地杜绝人浮于事的官僚毛病,这个机构只有一个要求“就事论事”、“契约精神”。谢麟的理解为,法家。
朝廷上,皇帝已经在做的,就是继续穷着。不同意加税,但是又要做好对魏国的军事准备,这样必须加大财政上的压力。最后,为了钱,也会有很大一部分中间派不得不倒戈。
果然,皇帝频频点头,再次怀疑齐王是不是偷偷生了个闺女。
谢麟还记得程素素说过的“钱不值钱”的问题,当即提了出来:“钱要不值钱了,真是金钱如粪土了,粪土尚可肥田,金银有何用哉?!”
程素素心说,金银啥时也不可能真的是粪土呀!口里却说:“有更多的粮食,能养更多的人,人要吃饭、要穿衣、要花钱,就需要更多的钱。”这也是程素素感觉在现有生产力并不算很发达的时候,强行提速可行的原因,即,国内市场很大很大!可以依靠自身的动力,推动这一进程。
“只要车轮转起来!”程素素在空中画着螺旋线,“只要不停歇,就会有希望。”
齐王与皇帝对望一眼,点点头。皇帝也点点头,起身一揖到底:“谢夫人。”
程素素这回不避不让了,只是认真地说:“陛下,知易行难,陛下该谢自己。陛下,只要国家不乱,只要百姓少受些苦,就好。不必名垂青史,不必叫嚷得人人都知道要‘变法’要有‘新政’,自己心里明白就行。别树靶子,更不要把自己立成靶子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“知易行难”不是白说的,动真格干事儿的时候,还是皇帝、谢麟这些在外面奔波的人承担着大头。
从谢府出来,皇帝又与齐王秘议良久,再亲自到了李府见了李丞相,师生又嘀咕一回。此后数月,不是召这二人进宫,就是亲自往这二人府上跑。殿试之时,出的果然是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策论,并且将一篇“抑兼并”,放在案头研究到天明,无形中给不少人造成了心理压力。
其中压力最大的还要数叶宁,他采取了谢麟的建议,睁一眼闭一眼,权当自己是死人。这已是他最大的让步了。果然,皇帝没再为难他,但是皇帝与李丞相藕断丝连,依然给叶宁造成了不小的麻烦。皇帝通过行动表示,他依旧眷恋着李丞相,即是对现在的政事堂没有那么的依赖。朝上总不管喜欢揣摩圣意的人,见此情形,对叶宁、对新的政事堂的政令也不大配合了起来。
叶宁这丞相做得十分憋屈,却又不甘心就此引退——他要退了,上一个只知媚上的无耻之徒,岂不是要顺着皇帝上天?叶宁是真的不看好皇帝做这件事情。
叶宁咬牙坚持着,希望市舶司那里出一点点可以用来劝谏皇帝的纰漏。不意蔡八此生最怕的人对他讲“好好干”,蔡八像是背后站了个催命鬼,丝毫不敢懈怠,一时竟挑不出毛病来。
皇帝不断地挑动着叶宁的神经,继“崇李抑叶”之后,竟大剌剌地派员往南海经营。他既不加税,又不征发徭役,叶宁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来。与此同时,皇帝却又对新科进士、才入官场的新丁十分友好,允许他们
君、相二人相持,魏国却不肯闲着,不时骚扰边境。此时的虞朝早非吴下阿蒙,张鸿飞、周锜之外,又陆续有年轻将领崭露头角。而北疆兵士久经沙场,也打出了经验。将有了、兵有了,就差点辎重就能反击了。
谢麟当然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,直接写信给了连山,让他挑动将士。又写信给王经,让他留意。王经是一个很会站队的人,接到谢麟的书信,二话没说,写了一份声情并茂的请愿表,不提国恨家仇,不提建功立业,只有一人中心——历年以来,被魏国掠为奴婢的百姓不知凡几,咱们不得去解救一下吗?!
有了王经的带动,将士们日也上书、夜也上书,请求反击,一雪前耻,为战死的同袍、为枉死的百姓复仇。
此时距前张鸿飞初次告捷已过去七年了,皇帝一直不同意加税,朝野一片歌功颂德之声,丞相竟被这物议辖制得不能动弹。王丞相是主战派,为了战争加点税,有何不可?才一提,便被弹章给淹了。叶宁见状,也只能缩了回来。到得此时,他算是看明白了,这绝对是皇帝的阴谋!却苦于情势,不能说出口来。
叶宁也不是省油的灯,指使着门生参了襄阳侯一本,罪名是——兼并!襄阳侯莫名其妙挨了一本,一看是叶宁的门生参的,急急忙忙跑到了谢府,他不找谢麟,却找程素素哭诉:“夫人!夫人!叶相公这是要做什么呀?我们一家这么老实,一片赤诚可昭日月呀!”
他也不提自己是不是兼并了——显然是真的——这并不重要,重要的事情在兼并之外,不是吗?他得先知道,自己这队,没站错吧?
襄阳侯的面子是不能不给的,程素素劝慰道:“稍安勿躁,此事必有说法。”
襄阳侯有这一句话便不再纠缠,抹抹眼泪,开始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不容易。儿女这么多,还都活下来了,怎么让儿女衣食无忧就成了一个大难题云云。程素素耐心地听他哭诉完,才说:“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您回府之后,也不必与别人诉苦,那样反倒容易激起事端。”
功利一点的,就该让襄阳府往各处姻亲那里哭诉一回,谁家没点非法兼并的破事?闹得人心惶惶的,叶宁就成了扮黑脸的那一个,这个时候皇帝再提他的“权宜之计”,岂不很容易就收获一批没有坚定立场、只有坚定利益的支持者?
可惜叶宁是谢麟的亲舅舅,还是个好舅舅。程素素只好先压下襄阳侯,一面盼着皇帝赶紧想办法让叶宁休致。
叶宁离休致也不远了,一头是边关将士请战,一头是国库空虚。皇帝还不支持这个丞相加税,抑兼并就是与权贵开战,别看他拿这个理由参襄阳侯,真要他卷起袖子来认真抑兼并,叶宁肯定不会干的。既然不干,那就只好下台一鞠躬。
叶宁这样左右为难,程素素看着都为他难受,叶宁还不如早点下台呢!
她这话不说还罢,一说,襄阳侯已经停下来的哭诉又开始了:“夫人,不会拿我给叶相公出气吧?”
程素素笑得肩头一耸一耸的:“哈哈哈哈,怎么会呢?”为了叶宁,也不能让他这么怄气呀。
襄阳侯半信半疑地走了。
程素素待到谢麟回来,正要与他说此事。却见谢麟脸色很不好,压下了襄阳侯的话题,问道:“有事?”
谢麟声音里透着疲惫:“我……劝舅舅休致了,他同意了。”
程素素微惊:“这么快?”
“撑这么久,不容易啦。早退下去,少结怨。”
得,襄阳侯的事情,不用讲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如果你不是一个权臣,顶好不要跟皇帝顶牛,不然他憋也憋死你了。叶宁一个丞相,就被憋了好几年,一点建树也没有。谢麟眼看自己舅舅要跟皇帝正面杠,赶在叶宁没有亲自出手的时候,一哭二闹三上吊,硬将叶宁给拦了下来——道理已说尽,谢麟能让叶宁收手的,也就是赌自己在他心里的份量了。
叶宁叩阍,与皇帝作了一次长谈。程素素建议皇帝“闷声发大财”的好处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,没有一个口号,也没有一个名目,想攻击的人也只能揪着零碎的具体事情来说事。只要将问题从“变法” 降维到具体的事务,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起来,可以从容化解。
皇帝坚决不承认自己要抛弃士人,更不承认要重用商人,只是给叶宁讲了国家的难处。他当然知道加税能马上解决财政的困难,但是,加完的税,皇帝减了,地方上不会减,最后还是个民不聊生,还是要造反。皇帝不愿意见到这种情况,所以要开源。直接将问题降到了“钱”上。
叶宁既知大势已去,左右也没想出皇帝这话里的毛病来。他做丞相也不是靠脸上位,当然知道财政状况。再想一想外甥哭得那个惨样,终于下定了决心。
次日,叶宁上书“乞骸骨”,皇帝也很给面子的挽留,双方来回推让之后,皇帝勉为其难地收下了叶宁的辞呈,同样给予了优厚的退休待遇。同时,皇帝正式地给了叶宁一些海外金矿的股份,并且手书给叶宁“知相公是为国,我亦为国,路不同,道同。”
“利益捆绑”,皇帝很喜欢程素素说的这个词,捆到一起了,就都得陪着他走下去了!不止叶宁,皇帝还捆了很多人,嫡母袁太后娘家、自己的岳父家、许多勋贵,以及……近年来的“新贵”。
简单地说,拿钱砸!只不过皇帝砸人的手法很好看,竟让人以为他这是因为“心疼大家子孙繁衍,不得不多置产业,兼并又损国家百姓”,所以为大家想的一条出路。
旧族不反对,“新贵”们更是据此发家,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。
将叶宁的上表看了又看,皇帝露出一丝微笑来:“叶相公,其实是个好人呐。”放下手中的奏本,皇帝亲笔写下擢谢麟入政事堂的诏书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程素素一口老血!
才劝亲舅舅退休,接着上司让你接了你舅的位置,请问,不阴谋论的推测,这个什么情况?
摔!不阴谋论也阴谋论了呀!
瞧,谢先生都快抑郁了。
宾客、幕僚、下属,乃至于家人,个个都喜气洋洋的。林老夫人等欣喜于谢府恢复了昔日的荣光,幕僚、下属们欢欣于老板更上一层楼,过往宾客交口称赞,这对甥舅真是简在帝心!
谁也不知道谢麟内心非常的难过,这份难过在收到叶宁的礼物之后就再也绷不住,化成泪水落了下来。叶宁将他常用的牙笏送给了谢麟。
程素素坐在榻上,抚着谢麟的面颊,低声道:“难过就哭一哭吧,哭完了想一想,怎么面圣,怎么谢恩,怎么……为舅家的兄弟们谋划一下,嗯?”
谢麟哭声渐歇,慢慢爬起来:“好。我要洗脸。”
程素素想笑又忍住了,亲自动手给他擦了脸,又梳头。谢麟打镜子里盯着她出神:“哎,都是我给你梳的。”
“嗯,简单的我会,难的就你来啦。”
两人收拾齐整,还要往宫中面圣。
皇帝已迫不及待了,待礼毕,第一句话便是:“夫人,咱们下面要怎么做?”